财新传媒
2018年11月08日 16:01

隋炀帝走遍祖国大地

隋炀帝走遍祖国大地

——隋书手记之6

我国古代皇帝外出巡视,也叫巡游、巡狩,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视察、调研。一般说来,热衷外出巡游的皇帝,都是雄才大略或好大喜功的主儿。隋代之前,这方面的典型,不过秦始皇、汉武帝二人。隋炀帝作为后来者,“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在其当政期间,曾七次出巡,其中三次北巡,一次西巡,三次南巡。登基之初,大业元年(605)八月,隋炀帝一巡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业三年(607)四月,炀帝首度北巡,到达榆...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4日 21:10

岳飞怎么成了大地主?

岳飞怎么成了大地主?

报纸副刊有时很尴尬,请来一位名家,又是请赐稿,又是开专栏,却不想这名家只肯施舍“剩饭”,把早已登过的东西“赐”给编辑。一篇以“岳飞的不动产”为主题的短文,就曾拜读三遍,分别见于《羊城晚报》、《齐鲁晚报》和《法制博览》。

 

名家未必出名作。一些名作,语言如同嚼蜡,观点极少出新,无非是些白领茶余、小资饭后的壶底波澜。不过,此篇却是语惊四座,岳飞竟是一个大地主、包租公、大富翁。

 

作者引述的...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31日 21:04

增美与溢恶

增美与溢恶

邓广铭先生在《岳飞传》后记中指出,有关岳飞的史料主要有三类,即官史、野史和家史。官史即南宋的官修史书;野史是民间的私人著述;家史则是岳飞之孙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而家史在后世影响最大。在这里,先撇开野史不谈,主要就官史与家史对岳飞的记述略作评述。

 

先说官史。官方修史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中华古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数千年,就得益于这一传统。然而,在历史上,既有“脏唐臭汉”、“弱宋腐明”的说...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27日 11:45

张之洞抵制外国词语

张之洞抵制外国词语

 

20144月,专程驱车到河北南皮拜谒张之洞墓园。墓园座落在双庙村北的麦田里,孤寂而冷清。这个生前曾位极人臣,死后(“文革”中)被掘墓抛尸的清末名相,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至今余响不绝。“中体西用”并非为了维新或立宪,“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0621)为维新与立宪设定...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26日 15:45

谁主《良马对》?

谁主《良马对》?

似乎所有的“对”,都是两人以上且事有主次,比如《隆中对》的主角是诸葛亮,《窑洞对》的主角是毛泽东。标题的“谁主《良马对》?”意思很清楚,就是在这次“对”中,主角是谁,搞不清了。

 

“良马对”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初年。高宗赵构与马的关系,见之于话本的,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见之于史传的,就是这则《良马对》。这个窝囊皇帝,在金兵南侵,河山沦陷之际,他却是一个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庸碌之辈,但他偏偏以...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24日 11:23

岳珂的化妆术

岳珂的化妆术

(岳飞之孙岳珂)

我向来认为,后人对于前人,尤忌溢美与抹黑。恶者不因溢美而善良,善者不因抹黑而邪恶。反之,溢美之于善者,无疑于佛头着粪,抹黑之于恶者,倒近乎制造疑案。不论治史还是论人,均应以客观求实为旨归。

 

岳珂作为岳飞的嫡孙,他在整理其祖父的史料方面,下过一番搜遗辑录之功夫。但在其编著的《鄂王行实编年》和《吁天辨诬录》中,却不止一次地对其祖父滥用化妆术——他隐瞒了岳飞的贫寒家世,称其出...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21日 15:33

主动出让思维器官

主动出让思维器官

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是否如同森林与花园,总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和谐状态?看来并非如此。诸子之间也有攻讦,也有倾轧,先不说李斯如何毒死了水平远在自己之上的同窗韩非子,就是孟轲也曾辱骂墨子是“禽兽”。

 

墨子的“兼爱”思想,显然比儒家之“仁”更具时代意义。“兼爱”不仅受到谭嗣同、孙中山的高度评价,梁启超甚至大声疾呼:“欲救中国,厥惟墨学”。墨子作为农民出身的思想家,其思想虽然在此处闪...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8日 09:37

纸面游戏

纸面游戏

似乎是一种规律,自古以来,中国的改革,往往带有死里求生、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性质。 鲁迅 先生早曾指出:“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坟·娜拉走后怎样》)正因如此,历史上几乎每次改革,都是在社会危机正在酿成甚或已经爆发的情况下发生的。清末变法就是在挨了八国联军的鞭子才启动...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7日 09:37

质疑缇萦模式

质疑缇萦模式

 

东汉史学家班固有一首《咏史》诗,文字不长,照录如下: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诗中描述的是西汉一位小姑娘越级上访的故事。这首诗历代评价不一,但极有名。说它有名,是因作者对五言诗的创制...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4日 20:20

隋炀帝算不算侵略扩张?

隋炀帝算不算侵略扩张?

——隋书手记之五

 

评价同一历史事件,有时却有两种评价标准。同样是军事占领,如果是外国古人比如沙皇、日本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我们一般称其为侵略扩张,那是要谴责的罪恶;如果是中国古人对周边的鲸吞或蚕食,我们则称之为开疆拓土,那是要歌颂的功勋。

 

《隋书》上说,隋炀帝“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中华书局,1973年,页94)。如果跳出唐人对隋炀帝的抹黑,隋炀帝的文治武功,与秦皇、汉武的确可有一比。就文化...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1日 10:38

千秋争议隆中对

千秋争议隆中对

在国人的阅读体验中,诸葛亮是三国的魂,三国的骨,没有诸葛亮的三国,如同没有林黛玉的红楼,不可想象。《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诸葛亮的出场,罗贯中制造了许多悬念,作了大量铺排,荆襄民谣,水镜荐贤,徐庶回马,三顾茅庐,层层递进,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胃口。从诸葛亮闪亮登场,到诸葛亮彪炳史册,最根本、最重要、最成功的剧情就是“隆中对”。

 

“定三分隆中决策”,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回目,体现了对诸葛...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0日 10:59

从民本到民主的桥梁

从民本到民主的桥梁

——兼议“为人民服务”的民本基因

如果有人问“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属不属于民主范畴,回答也许很肯定。“为人民服务”的确是民主价值所要求的行为,问题不在这个行为本身,而在于这个行为的主体是谁,这个主体的认定是否合乎民主原则。

 

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对美国人林肯的民主思想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美林肯之言政治也,标三介词以櫽括之曰: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and for the people(孙...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07日 15:42

来自卢森堡的批评

来自卢森堡的批评

来自卢森堡的批评 

 

安立志

 

 

人们往往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前不久,通过《随笔》杂志刚购到一本花城版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又想着如何搞到作者另一名作《论俄国革命》。《论俄国革命》是卢森堡牺牲前在德国布累斯劳狱中的一部未定稿。该书对于当时发生不久的俄国十月革命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批评。书没买到,好在网络提供了下载的方便。

 

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05日 14:11

如来其人

如来其人

 

本文说的如来,不是名山古刹端坐在大雄宝殿上的释伽牟尼,不是在伽耶山菩提树下悟道成真的乔达摩·悉达多,也不是迦毗罗卫国舍身饲虎的三王子摩诃萨埵,而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如来,一个虽非男主角、但却被描写成无始无终、无生无死、佛法无边的最高“领导者”。

 

鲁迅在谈到吴承恩的《西游记》时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02日 11:21

亶父与项羽:人权高于王权的理论与实践

亶父与项羽:人权高于王权的理论与实践

 

古代中国,由于王朝更替,江山易帜,导致连年战乱,饿殍遍野,曹操笔下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并非文学虚构。改朝换代如此,同室操戈也是如此,朱明叔侄的削藩靖难,也曾演出过一幕 “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青燐白骨,怵惊心目”(《南宫县志·兵事篇》)的历史悲剧,正因如此,我辈才成为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前不久,翻阅一本咏史诗集,在楚汉风云一节,对项羽其人,...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27日 08:08

寻访武松墓

寻访武松墓

 

下了六和塔,搭上出租车,把目的地告知的哥,的哥犯了难,“我也不知道武松墓在哪里”。人们常说,的哥是城市的“活地图”。的哥都不知道的地点,要么地处偏僻,要么少人光顾。无奈,我只好在西湖西侧路旁下车,边走边打听,当然只能打听当地人。在一个服务窗口,一位老兄帮了大忙,他热情指示了武松墓的具体位置,临走还不忘告知乘车方式。

 

在驶往武松墓的车上,心中暗忖,看来武松并非评书艺人口中家喻户晓...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23日 15:46

稼轩问月

稼轩问月

 

中秋将近,读辛弃疾先生的“木兰花慢”词,不禁感慨系之。

 

辛弃疾是南宋初年不可多得的优秀政治家、军事家,惜乎苟延残喘、偏安江南的小朝廷,始终不肯为他提供施展长才的平台,且屡遭谗毁,投闲置散,以致于先生20年大好年华只能徜徉于赣东北的“带”湖、“瓢”泉之间,一生忠愤只能发而为词,这位满怀豪情,“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的民族英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22日 19:19

六和塔的传说

六和塔的传说

几次去杭州,都不凑巧,未能造访六和塔。退休前,在浙江大学参加培训之暇,一个周末的午后,信步登上了心仪已久的六和塔。

 

杭州有三座名塔,曰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鲁迅曾有名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真正的雷峰塔仅存遗址,现在的雷峰塔是建于2001年的伪文物,倒是六和塔、保俶塔还残存着历史的风霜。

 

国庆节后登临六和塔,虽然错过了观赏钱塘大潮的最佳时机,毕竟少了一分“黄金周”的喧嚣与拥挤...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15日 20:50

大运河是隋炀帝的纪念碑

大运河是隋炀帝的纪念碑

——隋书手记之四

 

杨广于公元604年隆重登基,到618年死于非命,在位14年,年号都没改,死时不过50岁。然而,在他短暂的执政生涯中,就其政绩而言,可谓空前绝后。

 

隋炀帝一生推动的重大工程,包括开运河、筑长城、辟驰道、造东都、营宫室、建粮仓等多个方面。

 

对隋朝政权来说,这些基建项目,除了“营宫室”一项,每项工程都具有经济与战略意义。所谓宫室,其实就是最高领导人外出视察下榻的行宫...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14日 10:25

论“夺了鸟位”

论“夺了鸟位”

 

读《水浒传》,可以读出不同的味道,如“忠义”、“强盗”、“造反”、“投降”,我却读出了“腐败”。我不赞成将宋江团伙定性为“农民起义”,支撑这一论点的只有李逵的几句话,“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第四十回)多少带点起义性质。我之所以反对这个“农民起义说”,不仅因为这个团伙里基本没有农民,而且他们从来不曾提过反映农民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