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德国磨坊找到了

 

文 \ 安立志

 

 

本文“找到”的不是波茨坦的那个著名的德国磨坊,而是这个故事的中文出处。

2010年10月14日,我在文汇报“笔会”发表《中德磨坊之异同》,引用了德国磨坊诉讼案。文章没有注明故事的来源,相关信源来自网络或纸媒的N手转载。

在后来的阅读中,无意邂逅了磨坊案例最早(?)的中文出处。这是1978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的《达化斋日记》。日记主人杨昌济(1871年4月-1920年1月),湖南长沙人,伦理学家、教育家。曾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1913年回国任教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杨昌济的知名度,主要源于他与毛泽东的特殊关系。杨昌济曾是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恩师,毛泽东成为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也是他向李大钊举荐的,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的岳父。

从目录看,《达化斋日记》是杨昌济在1899年到1916年间的日记,有关德国磨坊的记载,载于1914年11月1日,全文如下:

德国前皇威廉第一在位时,有一离宫在坡疵坦(即今“波茨坦”——笔者注)地方。离宫之前有磨房,欲登高远览,一切景象为所障碍。德皇心厌之,传语磨房主人曰:“此房价值几何,汝自言之,可售之于我。”孰意磨房主人殊强项,应之曰:“我之房基,无价值可言。”

德皇闻之赫然怒,令人将磨房毁去。磨房主人袖手任其拆毁,从容曰:“为帝王者或可为此事,然吾德国尚有法律在,此不平事,我必诉于法庭。”

彼竟与德皇构讼,法庭依法判决德皇重将磨房建筑,又赔偿其损失。德皇为法律屈,为人民屈,竟如法庭所判。事后且语人曰:“吾国法官正直如此,我之大错,彼竟有胆识毅然判决之,此吾国至可喜之事也。”

及威廉第一逝世,磨房主人亦殁,其子孙竟至破产,乃上书今皇威廉第二自述拮据,愿将房基售与德皇,并述其先人与先皇之交涉。

德皇览之,因手书答之曰:“吾可爱之邻人鉴之:吾何忍使汝弃去此产?汝当竭力保守,传之子孙,使世世常在汝家主权之下。此事与吾国家极有关系,当长留之以为吾国司法独立及裁判公正之纪念。汝今穷乏,我甚矜怜,今赠汝六千元,俾汝偿债。汝亲爱之邻人威廉复。”竟签字付以六千元。

此磨坊至今日尚属诸强项者之子孙。录自河南公报。”(《达化斋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页95-96)

书中记的很明白,这段故事是从《河南公报》摘录而来,但他接着写道,他不仅在波茨坦游览时亲眼见过这座磨坊,而且还从景区买了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绘磨坊主人与德皇使者对答之状,旁并记其回答之辞”,于是“携归保存,以为纪念”,而且他大赞“德人尊重司法独立之精神也。”(同上书,页96)并且他把那张德文明信片贴在日记里。

杨昌济作为上个世纪初叶的学人,不仅有留欧经历,也曾现场目击,他的记述应是可信的。他的日记出版于改革开放前夜,遭受十年“打砸抢”的国民,刚刚摆脱浩劫,加之日记主人的特殊身份,这段故事引起重视是可以理解的。只因日记是“内部发行”,知道的人当不会太多。

论及德国磨坊诉讼的同时,人人往往提及另一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在那篇文章中也引用了这一名言,并注明“不知原始出处”,可能“系出于18世纪一位英国首相威廉·皮特之口”。这两个故事,一是德国皇帝,一是英国首相,名字中都有“威廉”二字,二者不免相混。

杨昌济曾留学英国,熟悉英国的社情民意,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就此话题列举了三个相关事例,一是英皇义德华第七为太子时违反校规被逐,二是英皇太子参加晚会因无入场券被拒,三是慧灵顿公爵率兵经行农田被一农家少年所阻。他再次肯定,“西人之尊重法则不屈于权势有若此者,乃东洋人之所未曾梦见也。”(同上)以此清晰列出了东西方法治环境的迥异与区别。他在这里虽然没有提到那位威廉·皮特首相,但提到了基本相同的思想。

德国磨坊找到了,与磨坊有关的事件也可顺藤摸瓜。“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是与磨坊事件密切相关的故事。目前看到的较为清晰的线索是著名政治学者刘军宁的相关阐述。他以“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为题,论述“政治理论视野中的财产权与人类文明”:

“18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首相,老威廉·皮特(the Elder [William] Pitt)发表的一次演讲曾这样形容过财产权对穷苦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跨入这间已经破损了门槛的破房子。……穷人虽穷,但他头上的片瓦与脚下的立锥之地却是堂堂国王也不能任意剥夺的。”(《共和 民主 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页53)刘军宁自注,这段引文来自《牛津引语词典》。

大约在这之后,有人作了进一步考证,威廉·皮特这次演讲的标题是《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确切时间是1763年3月27日,而此时皮特尚未担任首相。(搜狐网:2020年3月2日语录侦探|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_威廉·皮特(sohu.com)

20世纪30年代,储安平也曾留学英国,作为民国时纵横报界的自由学者,他在《英国采风录》中也曾指出:“英人有言,每个人在其家庭之内,都是一个国王,他的寓所就是他的王国。大体说来,法律只是他房门口的卫兵,法律站在他的门口保护他,禁止任何人侵犯他在家庭的自由。”(《储安平文集(上)》,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页315-316)

其实,欧洲保护公民住宅安全与财产权的法律思想,在清朝末年即已传入我国。作为欧风东渐的一部分,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融合,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排异或不适。据胡文辉先生考证,光绪末年由周逵编译的《宪法精理》卷上第三章在介绍“国民权利”时,专门有“家宅自主”一项,书中指出:“英人有言曰:各人之家,各人之城郭也。意盖谓家者,无城壁以围之,无城堑以界之,既不庄严,复不壮大,渺然小也。然而人居于是,虽帝王不敢滥入焉,故谓之城郭。一私人之家,其尊而不可犯如此也。故今之立宪国,皆以此权载之于宪法,不许滥入家内之门户,不许妄拘家中之眷属,不许强取家内之财物。”(上海广智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版)“家是人的城堡”,是著名的西方法谚,该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杨昌济所说的“英国最重个人之权利,视其家如城池然”(《达化斋日记》,页96),也是这个意思。

从清末的周逵,到民初的杨昌济,从20世纪40年代的储安平,再到20世纪末叶的刘军宁,前后历时一个世纪,不论其论点来自翻译、阐述和论证,本质都是一致的。相比而言,刘军宁“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表述,明白晓畅,影响更大。

杨昌济记录的德国磨坊至今已108年,周逵翻译的《宪法精理》至今已120年矣。然而,在中国社会,这样的宪法权益,对于普通民众仍然是水中月,镜中花。刘军宁对东西方在家宅安全和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在西方,“正是有了国王也不敢侵犯的财产权的制度安排,才有了后来英国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共和 民主 宪政》,页53)在东方,“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使穷人受益的产权制度安排和对这种产权的进一步的破坏,中国在近现代才走向衰败,才引发了革命,才引发了改革。”(同上)刘军宁借用《红楼梦》中朝廷查抄荣国府的事例指出,“穿靴戴帽的官贼比野贼更为残暴、凶恶。任何华厦豪宅,风不能进,雨不能进,但帝王的军队、独裁者的卫兵可以随意进。”(同上)10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也评论过此事,“锦衣官是穿制服的强盗,强盗是不穿制服的锦衣官”。“赵堂官这类穿着制服的强盗,对于贯彻皇上的旨意,往往凭借尚方宝剑,作威作福,变本加厉,大搞扩大化,以便趁火打劫,火中取栗。”(《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2012年,页21)

无论作了怎样的法制规划,建立了怎样的法制框架,法治的根本标志不在于纸上的条文,而在于政府与民众的社会行为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法治的规范。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