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李鸿章)

1900621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掌控的清廷,以所向无敌的胜利信念向列强宣战,“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页163)无边豪气,盖世雄风,令国人荡气回肠。很快,反馈的信息令人沮丧,对外作战,清廷官军迭遭败绩;对内号令,地方诸侯拒绝勤王;加之义和团在京畿的烧杀抢劫,清廷一下子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鼙鼓思良将,板荡念忠臣”,帝国大厦风雨飘摇之际,皇太后又想起了忍辱负重的老臣李鸿章。

 

在晚清政坛上,李鸿章曾历道咸同光四朝,练淮军,平发捻(太平军、捻军),兴洋务,建海军,办外交,是朝廷倚重的股肱之臣。而在李鸿章自己看来,他不过是清廷的一名裱糊匠。他曾这样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庚子西狩丛谈》,中华书局,2009年,页121

 

1840年以来,清廷屡次遭到来自海上的侵略,李鸿章受命组建海军,于是他成为发展中国近代海军的不世功臣;只因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受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了牵制日本在我国东北的势力,他受命与俄罗斯签订密约,结果却引狼入室。近代以来,为了保住清廷这所弱不禁风的老房子,李鸿章的确做了不少裱糊功夫,其中有得有失,有功有过;他扮演的角色,有时是洋务领袖,有时是朝廷鹰犬,有时是卖国贼,有时是替罪羊。不能说他的裱糊没有作用,经他裱糊的清廷,有时很像“纸糊的老虎”,比如北洋水师覆灭之前;他的努力,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清廷的覆灭。甲午战争后,他被投闲置散,后又出任两广总督,这与曾经威风八面,位极人臣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相比,自然逊色不少。

 

190078日,危在旦夕的清廷再次让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一方面为东山再起而顾盼自雄,一方面又为风烛残年而回天无力,途中自然不免犹豫、彷徨与迁延。723日,朝廷再次催促滞留上海的李鸿章迅速到京,电文已经带有指责的口吻:“叠次电谕李鸿章兼程来京,迄今并无启程确期电奏,该督受恩深重,尤非诸大臣可比,岂能坐视大局艰危于不顾耶?”(《清史编年》第十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214-215728日,朝廷杀害了许景澄、袁昶等主和派,顽固派控制朝政,局势已岌岌可危。815日,八国联军终于攻占北京,帝都沦陷。

 

由于慈禧太后狂妄与冲动的对外宣战,城破之际,她竟然偕同皇帝扔下了兵荒马乱的皇城,扔下了成千上万惊恐的百姓,扔下了没头苍蝇般的溃兵与拳民,在八国联军的枪炮声中不顾一切地向西逃跑了。此时此际,李鸿章再次成了裱糊匠。他以全权代表的身份数次电请各国停战、议和、退兵,无人理睬,列强不承认他的身份,甚至要逮捕他。无奈,李鸿章只得电奏清廷再任命奕劻为议和全权代表。即使如此,他与奕劻仍然受到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的拒绝与冷遇。

 

惩办祸首与赔礼道歉,是列强提出的先决条件。915日,李鸿章到达天津次日,即与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联衔上奏,要将纵容拳匪的几名朝廷重臣(包括载勋、载漪、刚毅、英年等王公大臣)作为替罪羊推出来(同上书,页228),以卸掉慈禧太后的罪责。这个奏折自然很快获准。1013日,逃亡途中的慈禧太后,向刚刚到达北京不过两天的李鸿章发出上谕:“李鸿章……(与列强)务当会商妥筹,将毋夺我自主之权,勿强我已必不可行之事,预为计及,随机因应,保全大局。是所厚望。”(《义和团档案史料》,页691)慈禧太后所谓的“我自主之权”,其实是她的垂帘听政之权;慈禧太后所谓“必不可行之事”,实际上是害怕列强把她列为罪魁祸首。这个权欲熏心、颟顸固执的女人心里很明白,她才是挑起这次外交和军事冲突的罪魁。两年前,她血腥镇压戊戌维新,试图废掉光绪帝,另立大阿哥,即遭到列强反对。此次纵拳反洋,对世界宣战,她才是祸首。列强要惩办罪魁祸首,她自然在劫难逃。她害怕洋人,已经到了望风而逃的地步。

 

人在京城的李鸿章看到列强送来的《议和大纲》,顿感五雷轰顶,接受这些条件,满清帝国则国将不国。这个曾经签署过《马关条约》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此国家生死存亡之秋,如何敢承担这样的责任!于是他拖着病体与庆亲王奕劻迅即上报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列强提出惩办上百名清廷中央官员这种严重侮辱国家尊严的蛮横要求,她并不介意;列强提出以保护使馆为名在中国驻兵这种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她也能接受;列强无视中国国力与民生索取巨额战争赔款的苛刻条款,她也不在乎,她拿过《议和大纲》,急切地、惴惴不安地从名单中搜索自己的名字,发现自己不在“祸首”之列,居然喜出望外,马上指示李鸿章,“览所奏各条,曷胜感慨。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屈求全。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清史编年》第十二卷,页237)李鸿章、奕劻都没想到,在他们看来,这一无法下咽的苦果,慈禧太后竟然痛快的吞下去了。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在乎的只是她这个老太婆的权力与生命。

 

两个月后(1901214),慈禧太后就“辛丑条约”的正式条款再次表态称:“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她竟然对侵略中国的列强表示歉意,她竟然对丧权辱国的条款表示满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着奕劻、李鸿章于细定约章时,婉商力辩,持以理而感以情。”(同上书,页241)上谕中的“列邦”是指侵略者,“愚暴”是指义和团,慈禧太后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爱憎何其分明!在她看来,“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的标志只有一条,那就是保证皇太后的既定权位,在这一前提之下,什么都是可以让步的、都是可以出卖的。至于“细定约章”,“婉商力辩”,不过掩人耳目而已。

 

  对于满清朝廷留下的破屋子,对于慈禧太后留下的烂摊子,李鸿章拖着病体完成了最后的裱糊。190197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的最后文本。然而,满清王朝这个百年破屋,摇摇欲坠,千疮百孔,漏洞太多,李鸿章这个垂暮的裱糊匠左支右绌。正是在庚子事变中,俄国出动大军侵吞了我东北全境,甚至当《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八国联军撤离之时,俄军仍然赖着不走,竟然逼着李鸿章这个身卧病榻、奄奄一息的老人,承认俄国对中国东北的占领。《辛丑条约》签署整整两个月后,李鸿章病逝于北京的贤良寺。据梁启超介绍,“闻薨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催促画押云。”(《李鸿章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179)以身殉职的裱糊匠最终也未能履行完自己的裱糊使命。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