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金箍棒是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第一道具。它的功能可分为两个阶段,孙悟空造反时,它是反抗天庭的兵器;孙悟空取经时,它是维持秩序的工具。

 

在野时的孙悟空,以花果山为根据地,举兵造反,自称“齐天大圣”,无法无天,公然以武力对抗天庭。而取经时的孙悟空,已被招降纳叛,不仅皈依了如来、观音的佛教世界,而且服从了玉皇大帝的天庭势力,甚至归顺了派遣唐僧取经的大唐皇帝。此时的孙悟空,既以认同、归附、保护现有格局为前提,他手中的金箍棒,无论对付的是妖怪还是歹徒,几乎都体现为治理工具,其功能更像是某种法律。在这里,我们且撇开金箍棒曾经作为兵器的一面不谈,只谈其作为工具或法律的一面。

 

起初,金箍棒并不是兵器,而是水利建设的工具。东海龙王向孙悟空介绍说,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P32。以下只注页码)因此也叫“天河镇底神珍铁”(P176)。这项功能,孙悟空在不同场合也曾广而告之,他对玉华州小王子这样说,“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P1123)由此可见,金箍棒从最初测量水文的仪器,后来变为衡量人与妖、正与邪、善与恶的法律,也就可以理解了。

 

赴西天取经,是佛界与唐朝共同实施的一个宗教交流项目,需要可靠的安全保障。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解放”出来,正是为了建立以金箍棒为标志的法律保障体系。金箍棒的威力毋庸置疑,作为曾经的拥有者,东海龙王不无恐惧地说,“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P34)取经路上,唐僧、八戒被狮驼岭的妖情吓破了胆,孙悟空却充满了“金箍棒自信”,“我把这棍子两头一扯叫‘长’,就有四十丈长短;幌一幌叫‘粗’,就有八丈围圆粗细。往山南一滚,滚杀五千;山北一滚,滚杀五千;从东往西一滚,只怕四五万压做肉泥烂酱!”(P947)当然,广告与效果未必一致。

 

金箍棒作为保障取经的法律体系,能否发挥作用,外部环境非常重要。西天路上,金箍棒知名度并不高,玉华州的小王子肉眼凡胎,不知金箍棒的底细,豹头山的黄狮精也同样不识铁棒的庐山真面目。它将悟空、八戒、沙僧的“行头”一并盗去,举行的竟然是“钉钯大会”(P1130)。如果说在玉华州没有遇到识宝人,那么,在金兜山遇到的却是老对手。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已经吃过金刚琢的亏。金箍棒胜不了金刚琢,孙悟空打不过青牛怪,金箍棒遇到了克星,孙悟空碰到了对手,其实质是道教系统对佛教系统的干扰,“金刚琢体制”对“金箍棒体制”的掣肘。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竟然是如来与老君私下沟通、暗通款曲的结果,当然不无讽刺意义(P676)。

 

如将金箍棒视为法律体系,就要以其作为划定人妖、正邪、善恶的价值绳墨。一般说来,死于金箍棒下的都应属于妖、邪、恶类。然而,并非所有的妖、邪、恶类都会死于棒下。不必怀疑孙悟空的忠诚与正义,也不必怀疑金箍棒的神通与威力。比如隐雾山的豹子、七绝山的蟒蛇,似乎都是铁案,在这些妖怪面前,金箍棒代表了法律,体现了正义,因而所向披靡,战而胜之。而在白骨精问题上,由于权力干预法律,感情凌驾政策,就是金箍棒,也不免忍辱负重,含冤受屈。

 

面对神通广大、作恶多端的妖魔,如狮驼国的大鹏雕、朱紫国的金毛犼、平顶山的金银童子,金箍棒不仅没有任何优势,反而为其所制。此时的金箍棒,不是不代表法律,不是不体现正义,这些妖魔之所以逃脱惩罚,完全由于保护伞所致。保护伞下的妖魔,其危害往往大于草莽妖怪;妖魔的保护伞,其地位与神通往往在孙悟空之上。法治既然不济,孙悟空只得超级上访,到西天求告人治。如何看待这些保护伞?在黑风山上,孙悟空对变成妖精的观音开玩笑,“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P225)奥妙其实在此。

 

《西游记》里有真假孙悟空,自然也有真假金箍棒。如果说金箍棒代表的是法律,孙悟空的身份是执法者,那么,六耳猕猴这个手持假金箍棒的假孙悟空,则冒充着正统,冒充着佛旨,亵渎了法律,亵渎了正义,从而打乱了如来、观音建立的法律体系。这种假冒的法律化身,竟然骗过了天宫、地府和观音。表面看,这样的假冒,是对金箍棒体系的冲击和干扰,然而,其危害并非表面上的以假乱真,浑水摸鱼,其实质则是另起炉灶,动摇根本,无异于“异己势力”,而这则是如来不能容忍的,这也是六耳猕猴一定死于金箍棒下的基本道理。

 

金箍棒的全名是“如意金箍棒”。不过,这“如意”二字是有选择的。取经路上,金箍棒曾经两度失控,一在玉华州,一在金兜山。金箍棒易手,并未“如”新主之“意”,它只是“如”悟空一猴之“意”而已。金箍棒在孙悟空手里,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带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这为孙悟空留下了太多的自由裁量权。鉴于金箍棒随意变化的特性,一会成为绣花针,一会成为金刚钻,缺乏了法律本身应有的定性与刚性,难免不让人产生疑虑。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