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亚得里亚海这个名词,是在欧洲那盏明灯仍然明亮的年代。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中部夹在巴尔干与亚平宁两大半岛之间的一个巨大海湾,呈西北、东南走向,如同斜倚在南欧腹部的浩瀚“里海”。没想到,在那盏明灯熄灭多年以后,我竟有幸站在亚得里亚海的岸边。只不过,当年的明灯在这片海的东南端,威尼斯则在海的西北端,两下尚有千里之遥。
威尼斯是离意大利东北部海岸不远的一组岛屿所构成,大约在六世纪,当地人为躲避来自北方的粗犷嗜杀的伦巴第人,纷纷逃往这些海岛。一千多年来,这些勤劳、智慧的人们,竟然在水上建起了这座世界名城。不要小看了这个威尼斯,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14-15世纪,威尼斯已是强大、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才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被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拿破仑所控制,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直到1866年成为统一的意大利的一部分。
有人形容,威尼斯如同上帝流下的眼泪,万般晶莹和柔情;有人描写,威尼斯好像沉浮碧波的梦,充满浪漫与遐想。威尼斯的确“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并享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亚得里亚海女王”等美称。从空中俯瞰,威尼斯如同跃出万顷碧波的一只海豚。威尼斯总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118个小岛如同珍珠,177条水道如同丝线,401座桥梁如同结节,威尼斯如同一副海豚造型的美丽珠串。
导游介绍,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其交通设施只有两种——船和桥。导游很风趣——“别的城市有什么车,威尼斯就有什么船”,什么救护艇、消防艇、工程船、保安艇、海关艇……,一应俱全。威尼斯没有大街小巷,只有大小水道,大的水道如城区干道,小的水道比中国北方老城的胡同还要窄。一条反S型的大运河把威尼斯一分两半,大运河成为该市的交通要道与景观大道。大运河两岸有二百栋宫殿、豪宅和与教堂。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人们以船当车,以桥代路,船艇竞渡,桥梁并行,行的是舟船和游人,飞的是鸽子与海鸥,形成了奇特的城市景观。
我们一行从码头登船前往威尼斯,我特地选择了靠近舷窗的位置。碧空如洗,波平浪静,偶有船只从旁驶过。很快,前方出现了一片海市蜃楼,教堂、宫殿、楼阁,尖顶的、穹顶的、平顶的,如同欧洲建筑艺术的橱窗,错落有致,瑰丽庄严。这不是海市蜃楼的幻影,这是真实的城市建筑,这是一座漂浮的城市,这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威尼斯。
上岸后,一尊铜像矗立面前,一位将军顶盔贯甲,手持宝剑,身跨战马,卓然英挺。导游介绍,这是埃马努埃尔二世铜像。1870年,意大利实现了完全的独立与统一,这位国王是统一的意大利王国的第一位国王,导游开玩笑,“记住他是意大利的毛泽东就行”。后来查资料,导游的话并不准确。现代意大利的诞生,取决于两大事功,即独立与统一。意大利的独立,是指反对外国(奥地利与法国)的控制与干涉;意大利的统一,是指结束邦国与地区的分裂局面。同时实现独立与统一这两大事功的,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宋太祖、明太祖、清康熙,都不全面,他们或者只完成了统一,或者只驱逐了外寇,兼此二者的似乎只有蒋中正一人,尽管他统一并不彻底,独立也极短暂。
乘坐贡多拉,是游览威尼斯水城别有情调的行程。没乘贡多拉等于没到威尼斯,可见其影响力。贡多拉是威尼斯当地特有的一种尖舟,其地位相当于亚马逊河印第安人的独木舟。这种船身细长,两端翘起的小船,长10.75米、宽1.75米。船尾右侧有一支架,支架上长长的单桨就是小船的动力。贡多拉的名字起源于遥远的七世纪。16世纪的贡多拉,雕刻精美,装饰华丽,甚至成为贵族们竞奢斗富的载体。为遏制此种奢靡之风,当局颁布命令:禁止奢华装饰或炫耀门第,所有的船只均以黑漆涂饰。数百年来,贡多拉大体保持了今天的样式。贡多拉船夫的着装极有特色,通常身穿一件蓝白(或红白)相间的横条针织上衣,头戴一顶草帽。划船时,船夫站在船尾,只需摇动那根单桨。据说贡多拉的船夫获得驾驶资格,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是威尼斯的长住居民,并有驾驶贡多拉的家族史。
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被称作“水中的士”或“水中法拉利”的小船,乘员通常6人,加上船夫共7人。我与老伴登上一只船舷镶有骏马装饰的贡多拉,同船的还有四位女团友。为保持平衡,这位壮硕的威尼斯船夫帮助我们登船并安排座位。贡多拉从开阔的大运河驶入窄窄的水巷,水巷蜿蜒幽深,两侧的建筑古老陈旧,青苔与霉斑印满了露出水面的石基。这些建筑,印满岁月的风霜,古雅而有口味。台阶上的大门,栏杆后的窗口,窗台上的少女,构成一幅流动的风景。贡多拉穿行于宽宽窄窄的水街,如同出租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在弯弯曲曲的河道里,不变的是,潺缓的似乎凝滞的水流;多变化是,不时邂逅的大小桥梁,石桥、木桥,拱桥、平桥,有的雕工精细,有的朴实无华,各种形制,不一而足。不问来自哪里,桥上的游人都向穿梭而过的贡多拉热情地打招呼,我们一行也成了游人拍摄的目标。1867年6月,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乘坐了贡多拉,但却描写了不同的感受,“我对一路经过的那些刻花雕像的宫殿不大注意,注意的倒是船夫那手绝技吧!他往往像要撞上去似的擦过转角,或者间不容发地掠过其他小艇,……谁知他竟算得分毫不差,像训练有素的马车夫一样有恃无恐,在熙来攘往、百老汇般热闹的河上那些船只当中穿进穿出,他可从不出差错。”(《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4卷,《傻瓜国外旅游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208)
我们的船夫,憨厚而热情,他总是适时地打着手势,提醒我们注意什么。一座造型别致的桥迎面而来,船夫指给我们看,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我们明白这就是导游提到的叹息桥。建于1600年的叹息桥,如同架在河道上的房屋,属早期巴洛克风格,上部穹隆覆盖,整体封闭严密,只在一侧开启两叶小窗。叹息桥架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结束了在总督宫的审判,死囚即被送进地牢,此处为必经之路。法庭与地狱,生命与死亡,只有一桥之隔。死囚经过此桥,自知一去不返,透过小窗看看天际,只能发出最后的叹息——此为叹息桥的版本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吐温将它称为奈河桥——这肯定是中国特色的翻译。叹息桥——奈河桥,这名字无奈而绝望。另一版本则是,一名死囚走过叹息桥,透过桥上的窗口,看见了一只停泊的贡多拉,看见了自己的女友正在拥抱新欢。世态炎凉,情薄如纸,他不禁仰天长叹!不管这个版本是否其来有自,叹息桥确已成为恋人见证爱情的地方。导游说,恋人只要在桥下拥吻,爱情就能天长地久。于是无数情侣在这里上演着深情一吻,也算是威尼斯的浪漫景观。
告别贡多拉,弃舟登岸,向西去,走过几座桥,前方有两根高耸的白色石柱,一根石柱顶端是威尼斯早先的守护神圣狄奥多铜像,另一根石柱顶端则是威尼斯的现任守护神圣马可飞狮铜像,这就是马克·吐温特别想看到的“大名鼎鼎的圣马可铜狮”。两根石柱之间是威尼斯的官方城门,两尊守护神如同中国的门神,守护着这个水上共和国。每逢重大国事活动,威尼斯贵宾都从石柱中间出出进进。从石柱中间“进城”,北行不远,就是闻名世界的圣马可大教堂与圣马可大广场。作为威尼斯地标的圣马可钟楼最为凸出,红色柱体、拱形钟室、绿色尖顶,海平面之上耸起这座百米钟楼,真有一种摩云探月,直插云端的感觉!
周围的建筑物何以都冠名以“圣马可”?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商人根据总督旨意,从埃及亚历山大港盗出马可的木乃伊,成功运抵威尼斯,存放在大教堂的祭坛之下。马可不仅被视为基督教的圣人,也被视为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翅的雄狮。
149年前,马克·吐温“一到威尼斯,自然而然就想观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奈河桥,其次是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大广场、铜马,……”(同上书,页207)教堂、广场、钟楼,大都初建于九世纪,其后自然少不了重修与扩建。
圣马可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也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大教堂顶端,覆盖着5座半球形圆顶,呈希腊十字布局。教堂正面有5座拱型的罗马式大门。大门上方的哥特式尖塔,金碧辉煌;大理石塑像、浮雕及各种图案,造型生动,线条优美。整座建筑融罗马、哥特、拜占庭、文艺复兴各种流派于一体,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教堂大门上方有4座铜马雕像,这就是马克·吐温心仪的“铜马”。不过,这些都是仿制品,真品收藏在教堂内。青铜驷马原是君士坦丁堡公元前四世纪的艺术品,13世纪初,被威尼斯人劫掠而来。后来虽被拿破仑抢回巴黎,最终还是返给了威尼斯。教堂门前,游人排着长长的队伍,由于时间所限,无法入内参观,在购买了一些水晶产品之后,于是和老伴在圣马可大广场上徜徉漫步。
广场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西长约170米,大致呈梯形,最窄处55米。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所环绕,东侧就是圣马可大教堂。1177年,只因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要在此地举行峰会,才将广场扩建成如今的规模。且不说四周建筑造型的优美与和谐,雕塑的生动与逼真,进入广场,其恢弘气势,其富丽堂皇,也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置身于此,仿佛感受到欧洲中世纪的繁荣与盛世。正因如此,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每年的狂欢节、电影节及各种嘉年华,闻名世界。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至今仍被反复提及。
广场四周宫殿的一楼,是富丽典雅的长长拱廊,长廊下,各式各样的精品店鳞次栉比,金饰、玻璃、寝具、服饰……应有尽有,店面尽管不大,橱窗设计一流,处处赏心悦目。各种精致的面具与玻璃艺术制品,琳琅满目,独具匠心。靠近广场北侧是热闹的露天酒吧,天色尚早,人不太多。老伴喜欢小动物,广场上无数的鸽子,翻飞起落,从游人手中抢夺食物,毫无惧色地落满她一身。广场的人们,拍照的,购物的,逗鸽子的,浏览橱窗的,或闲庭信步,或急急匆匆,或三三两两,或团队活动,不尽的闲适与惬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