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权力的声音

 

安立志

 

张鸣先生有一篇《只听得懂权力的声音》,评论的是唯权力是从的人们及其行径。我却想起另外一个话题——权力的声音到底什么样,也就是前述的那些人究竟听懂了什么。

 

几位朋友相聚,谈论官场的灰段子。一位与官场接近的朋友,说到这样一则趣事:一位官员,位尊权重,主政一方,惜乎其讲话方言太重,与会人员大多听不懂。不知是什么人,也不知在什么场合(这些因素之于官场非常重要),将这一信息知会了这位官员,他的反映出乎意料,“只要他们听得懂这一句就行——‘我撤了你’!”

 

我国是人治社会,也可以称为权力社会。社会进步的动力是权力,阻力也是权力。有权可以办成好事,有权也能办成坏事。因此,分辨权力的声音,自有其必要性。所谓权力的声音,是一种文学化的说法,其实指的是权力的势能,包括权力的来源、权力的宗旨、权力的运用等等。从表面看,权力的声音,有时是明晰的,有时是含糊的;有时是粗暴的,有时是温婉的;有时是喜悦的,有时是感伤的;有时是自信的,有时是颓丧的,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如“我撤了你”这一句,更能体现权力的本质。

 

要弄清权力的声音是怎样的,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权力。

 

权力是古老的概念。古代的“权”是不是黄花木且不管它,“权”至少有两种涵义,其一是衡量之标准。“权衡”这个词,在今天,相当于评估、比较,但在古代,“权”与“衡”都是度量衡。“度量衡”这个名词三个字全是动词,倒是测量仪器更准确,“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汉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P408)说的具体点,“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同上,P408)这些说法,还是孟子表述的更确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权衡的功能很重要,“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同累)。”(同上,P402)正因如此,孔子才将“权”这个概念引进治国理政的范畴,他指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尧曰》)强调的重点是建章立制。

 

其二是控制之公器。在这方面没有谁比韩非子更深刻,他引用慎到的观点说,“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P385)其大意是,好人不能说服坏人,是因为官小权轻;坏人能治服好人,是因为位高权重。如果尧这样的圣人是一介百姓,他连三个人都管不了;一旦桀这样的混蛋当了天子,就能搅乱天下。不过,韩非子认为,权力是中性的,“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同上)值得注意的是他下面的看法,“人之情性,贤者寡而不肖者众”(同上),意思是说,权力虽然没有性善、性恶之别,人性却是有善恶的。在先秦诸子中,只有法家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看出了权势的潜在危害,“以势乱天下者多矣,以势治天下者寡矣。”(同上)因此,他得出结论:“夫势者,便治而利乱者也。”(同上)也就是说,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关键是如何因势利导。

 

权力这个东西,不分国情,中外通用,只是表述、表现不同。权力没有宫、商、角、徵、羽的古雅,也没有五线谱音符的律动,但权力的确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都是不同的政体形式,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专门研究过三种不同类型的统治方式,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权力运行模式,即合法型统治(我称之为法制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魅力型统治。(《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P241)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权力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呢?马克斯·韦伯在进行上述分析之前,已经深刻地指出了这种统治体系或权力体系的实质,“任何一种真正的统治关系都包含着一种特定的最低限度的服从愿望,即从服从中获取(外在的和内在的)利益。”(P238)处上位者要求下级服从,处下位者服从才能获利。欧化语言比较繁琐,用中文表达就是这样一个公式:“命令——服从”。美国学者萨托利看法与此相同,他指出:“权力,至少是政治权力,一般都同强制与可强制性、惩罚与可惩罚性有关。……权力发号施令,国家权力依靠合法的垄断而发号施令。”(《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P211)可见,权力的声音很像古装影视里的“钦此——”,而权力治下的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领旨——”。

 

从可以理解的角度看问题,权力的声音,有时言出法随、有时口含天宪,既是法律,也是圣旨,有时是军令,仅仅令行禁止还不够,还必须明白违令的代价。从中外思想家的论述来看,权力的声音不仅是利益的命令,更是生命的命令。准确地捕捉权力的音频信号,无条件地服从权力声音的支配、控制、调教与指挥,这是所有权力场的基本功。无视权力的声音或者对这些音频信号反应迟钝、应对失误,丧失的不仅仅是利益,甚至还有生命。西汉首都长安刑警(贼捕掾)絮舜产生错觉,认为受到弹劾的市长(京兆尹)张敞,已是“五日京兆”,干不了几天了,于是放弃职守,私自回家,随即被张敞收监坐死。“五日京兆竟何如?”(《汉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P1576)这才是权力的最强音。朝廷向前线的岳飞发出12道金牌,金牌代表的是权力无声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决定了抗金的大业,也决定了岳飞的性命。人们熟知的“庄严宣告”、“伟大号召”,当然也是权力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不曾响遏行云,然而,却会导致“四海翻腾”、“五洲震荡”,其声音的威力尽人皆知。

 

声音也有种种,古代有黄钟大吕;也有瓦釜雷鸣,当代有主旋律,也有副旋律;外国有圆舞曲,也有协奏曲,……孔夫子对声音(音乐)也有所挑剔、有所选择,他比较重视雅乐,而厌恶郑声。权力的声音,也有高下、雅俗、优劣之分。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的权力,其所发出的声音,才是进步的、健康的、正义的声音。反之则是倒退的、颓废的、非正义的。当然也有一些权力的声音,听起来好象是进步的、健康的、正义的,其实质却相反。如何矫正权力的不和谐音,历史与世界的经验就是以权力监督权力,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人们才不会如同深山闻虎啸,而觳觫不已。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