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网络信息林林总总,爱国总是热门话题。这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首先是爱国之心人皆有之其次是近代中国屈辱百年。这两个条件决定了国人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爱国主义。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只涉及其中对立的两极,一极即是人们赞赏的理性的爱国者,一极是人们争议的非理性的爱国贼。这两类人很难在一起正常交流,甚至到了非此即彼,不共戴天的地步

几年前,孩子教我学会微信,时间长了也被朋友拉进不少的微信群。由于眼花手拙,输入效率低,所以很少与群友手谈,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静悄悄的潜水者,当然没有风沙的风险,也没有封建的权利。但在今年这个西方节日前夕,一个群友发了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强烈呼吁性质的爱国贴,看了这个帖子不禁哑然失笑,用它来作为解析理性与非理性爱国的标本倒也合适。下面是这个帖子的原文:

的确是一爱国标本,作者言必称“作为中国人”;其所谴责的对象则是八国联军。可谓泾清渭浊,敌我分明。然而,此文缺乏基本的历史真实。

这则微信的时间概念,相当混乱。既曰1860年,何来八国联军?既曰八国联军,何来186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1900年,整整40年,岂是弹指一挥间?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1900年的酷暑8月,何来12月24、25、26日这三天的所谓“ ”、“ ”、“狂欢节”?

火烧圆明园的确发生在1860年,不过,那时的肇事者是英法联军,而非八国联军,作者为何要移花接木或偷梁换柱是不懂历史,还是有意歪曲?

以攻占北京为背景的侵略军,恰恰不是八国联军,而是七国联军,当时的侵略军组成如下,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奥军58人、意军53人,共计18000人。(《中国近代史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398当年8月14日,北京被侵略军攻占,此时从德国本土调来的7000人尚在途中。这在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也有印证。

作者所谓“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瓜分中国”,“侵入中国”属实,“瓜分中国”非是。作为事件结果的《辛丑条约》,恰恰没有瓜分中国这一事实,其内容主要是惩治罪犯、赔礼道歉、军事禁运、北京驻军、拆除炮台等款,最突出的是沉重的战争赔款,竟达4.5亿两白银(以当时人均赔偿一两白银计算),39年还清之日,本息将近10两。这就是慈禧太后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至于“平 安 夜”形成于1818年,“圣 诞 节”确立于公元四世纪、“狂欢节”诞生于古罗马时代,不管百度提供的这些概念是否确切,至少要比牵强附会篡改为“国耻”要靠谱。

作者“作为中国人”,为了爱国为什么不能稍微顾及一下历史事实呢?史实教育国人,不是更加有力的爱国教育么?

下面再看其逻辑。这则微信作为一个爱国标本,文中的敌方,一会儿是“八国联军”,一会儿是“西方人”;“平 安 夜”、“圣 诞 节”、“狂欢节”一会儿是“八国联军”“定的”,一会儿是“西方人”“称之”的。“西方人”(八国联军中的日本人显然不是“西方人”)与“八国联军”可以划等号吗?“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烧杀掳掠,能够说成“西方人”在北京烧杀掳掠么?如此以来,这与义和团不分青红皂白地“灭洋”有何区别?

作者从爱国的角度出发,显然不愿涉及慈禧太后如何对义和团先招抚再屠杀,并愚蠢地向全部邦交国——11个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宣战,显然也不愿涉及载漪等人如何利用义和团为其子争夺皇位做工具,当然更不愿意披露义和团本身的盲目排外与滥杀无辜。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9页)不是歪曲历史、欺世盗名、讳疾忌医,而是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励精图治,也才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奋斗过程。

作者动辄“作为中国人”如何如何,其实很不情愿把“作为中国人”当成特称判断,他似乎是“全体中国人”的合法代表。以作者不懂历史、无视逻辑的品行,动辄“作为中国人”以自况,会否被人误解这就是“作为中国人”的学识与水平?这条微信最后,作者终于说出“做为中国人,很少有人懂得每年12月24日、25日、26日被西方人称之为“平 安 夜”、“圣 诞 节”、“狂欢夜”的具体含义”?他居然成为中国人中虽然“很少”但毕竟“懂得”的一员,于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作者俨然成了爱国主义的启蒙者或救世主。动辄“作为中国人”就是如此轻易地从特称判断变成全称判断,从“特定中国人”变成“全体中国人”。

“作为中国人”——姑且借用这一指称,都应当记取义和团的行径、慈禧太后的决策、满清上层的昏聩、八国联军的野蛮,对于近代中国的危害与侵略。然而,对于这条微信中充斥的“这三天西方人过的洋节,恰恰是中国人耻辱、失败的三天!中国人也跟着八国联军获胜过‘平 安 夜’、‘圣 诞 节’、‘狂欢夜’,简直是愚蠢、丢人到家了!”通过造谣、谎言来歪曲、伪造历史,这种貌似爱国、形同欺骗的行径,确实应当感到“耻辱、失败”,“简直是愚蠢、丢人到家了!”于是我想,一些人士假如在公共场域发言、撰文,宣言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当然要为自己与受众负责,然而,宣示要讲道德,表达也需水平,如果道德缺如,水平低下,适得其反。假如宣示和表达者,稍微兼顾一下历史的真实与逻辑的周延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