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小学四年级的课文。少年时代我就是通过这篇课文了解比萨斜塔和伽利略这些外国名词的。

 

比萨位于亚平宁半岛西海岸。由此向东,与佛罗伦萨、圣马力诺大致在一条横线上。中世纪的比萨曾经是一个共和国,商业发达,海军强大,战绩辉煌。这个昔日强国安在哉?而今的比萨只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一个普通城市。当年的海港城市,如今距海岸线已有10公里之遥。

 

我们抵达比萨是417日上午。在车上,导游介绍了比萨斜塔的概况。小学课本上的比萨斜塔,马上成为眼前的现实,心情是急切的。离开停车场,通过一条狭窄的街道,走过一段高大的围墙,前面的大门就是入口了。门口有三名持枪荷弹的意大利士兵。欧洲近期发生了几起恐怖事件,各国普遍加强了安全措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一进大门,就远远看到了比萨斜塔的身影。

 

这是一个封闭而宽阔的“院落”,正式名称是“奇迹广场”。不知我的方向感是否有误,广场呈东西向、长方形。我们从西门进入,由近及远,自西而东,三座宏大的罗马式宗教建筑,坐落在广场的草坪上,它们是圣若望洗礼堂、比萨大教堂和钟楼,钟楼就是比萨斜塔(在之后的行程中发现,在意大利大型宗教场所,教堂、洗礼堂、钟楼这三种建筑都是标准配置),它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为“天字第一号离奇建筑”。它的实际位置在大教堂的东南角。三座建筑物的北侧则是墓园。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是一座圆柱形八层钟楼。1178年,人们发现,在建的钟楼从第三层发生倾斜。此后,为了纠正钟楼的倾斜,工程时建时停,直到1372年竣工,工期拖了将近200年,倾斜并未得到校正,钟楼从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斜塔。比萨斜塔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倾斜度一度达5.5°,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据香港《文汇报》20131030日报道,比萨斜塔已经止住倾斜趋势,倾斜度已减为3.99°,减少了2.5厘米。可能因为比萨斜塔知名度较高,各种肤色的游客熙熙攘攘。大家进入广场,第一要务是照相,镜头要避开人群并不容易。许多游人在照相时,蹲下马步,双手前推,摆出力挽将倾、匡扶斜塔的搞怪动作。

 

国人向有攀龙附凤的传统。国门开启之后,一些人滋生了攀附洋人的毛病。外国有威尼斯,我们有东方威尼斯;外国有曼哈顿,我们有中国曼哈顿。因为意大利有比萨斜塔,中国不仅有了比它更早的斜塔——虎丘斜塔(苏州),甚至有了比它更斜的天马斜塔(上海)。攀附洋人无法代替原版原装,主要是伽利略与比萨斜塔结下的不解之缘。前者是世界著名学者,后者是世界著名建筑。人们无法考证,到底塔以人名,还是人以塔名?伽利略(1564-1642)作为比萨本土居民,他是闻名世界的数家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在他出生时,比萨斜塔已经矗立了将近200年。

 

当时的伽利略,只是比萨大学一个25岁的数学教授,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是当时公认的学术权威,他的任何思想和观点,都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120)伽利略居然对伟大先哲的权威结论提出了质疑。

 

1589年的一天,伽利略和助手登上比萨斜塔,手持两个分别为10磅和1磅的铁球,让它们同时从塔上自由下落,两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试验重复一次,结果仍然相同。正是这次试验,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并确认了自由落体定律;正是这次试验,成就了伽利略,也成就了比萨斜塔。这就是小学课本告诉我们的故事,这个故事继续教育着我们的孩子。伽利略是否曾在比萨斜塔上作过试验,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此事最初由他的学生维维安尼写入《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对此确信不疑。不过,他指出,试验的“道具”不是铁球,而是铅块。(《科学与宗教》,商务印书馆,2010年,P16

 

然而,伽利略挑战的只是一位已经作古的学术权威,而非在世的宗教和世俗权威。罗素指出,伽利略在斜塔上进行试验之后,有人竟指责他“心怀叵测”,他甚至招致一些人的“永久仇恨”(同上书),尽管如此,毕竟没有生死之虞。

 

科学没有禁区,然而,教廷与王室却有禁区。一当科学误入教廷或王室的藩篱,就会带来灾祸与厄运。伽利略通过数学与实验,写成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的伟大著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地动说”),驳斥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然而,“地心说”并非一般的学术结论,它已经成为罗马教廷的“天条”和神祇,而教廷认为——在“所有异端中,地动说是最可恶、最有害、最可鄙的”(同上书,页19),因而是不可容忍的。

 

罗马宗教法庭指控伽利略违反圣经教义,散布“异端邪说”,勒令这位当时已经年迈多病的科学家去罗马受审。1633622日,在多明我会修道院的教堂里,宗教裁判所宣判,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伽利略的《对话》全部焚毁,并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在教廷拟好的“悔过书”上签字。显然,本国科学家布鲁诺因为同样的案由被教廷烧死,在他精神上投下了可怕的阴影。“宗教法庭通过迫使这位当时最伟大的人物犯伪证罪,而维护了宗教和道德的利益。”(同上书,页20)伽利略在悔过书上签完字,起身时低声说:“地球依然在转动!”尽管史学家们认为,这只是传说,伽利略当时并没有这样说(《伽利略传》,库兹涅佐夫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249)。然而,地球依然在转动。4年后伽利略双目失明,又过了5年,伽利略不幸辞世。

 

伽利略去世140年后,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指出:“伽利略由于断言地球是圆的而被送上宗教法庭受审判,政府硬说地球就像一块木板一样平,伽利略不得不宣誓放弃他的错误想法。但是,这个错误想法最后却占了上风,地球终于被证明是圆的,……”(《杰斐逊选集》,商务印书馆,2011年,页275)杰斐逊是政治家,他的表述可能不够精确,然而,他的思想是深刻的。正是通过对伽利略悲剧的分析,他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理智和自由探讨是防止错误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让它们自由发挥,它们就会使每一种骗人的宗教经受它们的判断和考察……”(同上)这一结论至今仍然是指导科学研究与社会进步的至理名言。

 

18676月,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意大利旅游,此时距伽利略逝世已经200多年。他在游览比萨斜塔之前,到佛罗伦萨郊外,专门瞻仰了“伽利略埋骨遗址”。他感慨地写道,“当年教会将他首创的地动论当作罪大恶极的异端邪说,因此人们听凭他在亵渎的土里埋身多年。据我们知道,后来世人承认了他那套学说,将他尊为世界名人之列,但事隔多年,还是听凭他的尸骨在原地腐烂。”(《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4卷《傻瓜国外旅行记》,河北教育出版社,页221

 

无论宗教势力还是世俗权力,让他们平反自己制造的冤案,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是如此艰难!即使承认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也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这是否说明,上帝不如人聪明。1757年,罗马教廷终于解除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禁令;1882年,罗马教皇无可奈何地承认了“日心说”;19791031日,梵蒂冈教皇保罗二世代表罗马教廷为蒙冤360年的伽利略公开平反,承认教廷当年对他的判决是严重错误。

 

约定集合的时间已到,在双脚迈出广场大门的那一刻,我再次回望耸立在草坪上的那座奇特建筑,忽然记起俄罗斯诗人瓦吉姆·舍甫涅尔写的《比萨斜塔》:

 

给心灵以朦胧的希望

塔,温和而又坚强

耸立——倾斜却不塌陷

永远是将倒未倒的模样。

 

地球旋转啊旋转

未来的日子难以测算

什么人比别人死得更早

什么人能有更长的寿限?

 

曾经是那样高傲威严

看样子将会长存百世

多少塔已经颓然倒地

而斜塔——仍巍然屹立!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