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埃菲尔铁塔之下。

 

埃菲尔铁塔拥有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巴黎城市地标等多项尊称,但我对它并无特别的好感,不是因为七年前我曾在塔上遭遇法兰西小偷的黑手,也不是因为在塔下不时屡受西非裔商贩的纠缠。

 

19世纪后期的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不仅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倒台,也使法国失去了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当一个统一的德国在欧洲中部崛起后,欧洲的力量版图发生了变化。1885年,法国为摆脱普法战争的阴影,拟在举行世界博览会之际,建造一个别具一格的大型建筑,以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说到底,这是一个体现了某种虚荣的“高大上”。

 

飞机从上海起飞,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一到巴黎,未及入住酒店,即开始了我们的旅游行程。第一个项目是参观协和广场。当我们沿着塞纳河北岸去大小皇宫途中,树影婆娑中,对岸高耸的埃菲尔铁塔的钢铁身躯,已经映入眼帘。

 

埃菲尔铁塔之下,是川流不息的人流,欧美人、非洲人、南亚人、阿拉伯人或者白人、黑人、黄人……这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成群结队的同胞们。

 

中国与法国分别位于欧亚大陆两端,山遥水远,万里迢迢,埃菲尔铁塔矗立了100多年,居然迎来如此之多的中国游客,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近代历史上,由于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仍然有少数肩负外交使命的中国人亲眼目击了这一建成不久的钢铁巨兽。

 

最早看到埃菲尔铁塔的是薛福成。在中国近代史上,薛福成是知名的政论家和外交官,也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且此人具有相当的文学造诣。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薛福成受命出任英法意比公使。他们一行于131日出发,36日抵达法国。他在二月二十三日(313日)的日记中记下了登临埃菲尔铁塔的观感:

 

与世益三(注:薛福成的随员、同文馆学生世增益三)同登法国新造之铁塔,高三百迈当(注:米),合中国之一百丈。乘机器而上,凡四换机器而至顶。每高一层,则下见川原庐舍人物车马愈小一倍,俯视巴黎,全城在目,飘飘乎有凌虚御风、遗世独立之意。(《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P111)

 

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7年初,18893月底竣工。翌年初,薛福成便登塔一游,他极可能是最早登上埃菲尔铁塔的中国人之一。

 

另一位较早登上埃菲尔铁塔的中国人是黄遵宪。在近代史上,此人比薛福成知名度更高,他不仅是外交官,且以革新派诗人著称。在政治上,黄遵宪尝谓“取卢梭、孟德斯鸠之说读之,心志为之一变,以谓太平世必在民主,……”(《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P491);在诗歌上,“公度(注:黄遵宪字)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公论不容诬也。”(《人境庐诗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P11,梁启超语)而在当时,他则是由薛福成推荐出任驻英二等参赞,作为薛福成外交使团的成员而同船赴欧的。

 

在巴黎盘桓的几天里,黄遵宪写下了一首以《登巴黎铁塔》为题的长诗,诗前有小序云:“塔高法国三百迈突(注:米),当中国千尺。人力所造,五部洲最高处也。”其诗有句云:“拔地崛然起,崚峥矗百丈。”“呼吸通帝座,疑可通肸蚃(xī xiǎnɡ,神灵感应)。”极言铁塔之高;“苍苍覆大圜,森芒列万象。”“但恨目力穷,更无外物障。”极言视野之广。从塔下仰望,“游人企足看,已惊眼界创”;乘电梯升顶,“人已不翼飞,迥出空虚上”;登顶后俯瞰,“一览小天下,五洲如在掌。”黄遵宪“既登绝顶高,更作凌风想。”他最直观的感受自然是眼前的景物,“微茫一线遥,千里走河广。宫阙与城垒,一气作苍莽。”他不仅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到了即将赴任的不列颠,“北风冰海来,秋气何飒爽。海西数点烟,英伦郁相望。”而且以历史学家的视野看到了法兰西的历史风烟,“缅昔百年役,裂地争霸王。”“其后拿破仑,盖世气无两。胜尊天单于,败作降王长。”当然,他对这样的战争自有其价值判断,“等是蛮触争,纷纷校得丧。”不过是“驱民入锋镝,倾国竭府帑”而已。(《人境庐诗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P430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甲午战败后,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国人义愤,致为千夫所指,李鸿章的直隶总督遂被罢免而赋闲。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各国纷纷遣使到贺。李鸿章又被任为清廷全权钦差大臣前往俄国,并访问了欧美九国。李鸿章可谓中国环球访问的第一人。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717日(六月初七),法国外交部长汉诺多在百丈楼宴请到访的大清帝国钦差大臣李鸿章一行(“初七日,法外部衙门亦特为中堂(注:李鸿章)设茶宴于百丈楼之中层。同座二十九人,水师提督、陆路将军及文武大僚与焉。”此处的“百丈楼”正是著名的艾菲尔铁塔。李鸿章对于埃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也感到惊奇(“陈元龙百尺高楼,徒寓言八九耳。今竟十倍其数,且实有其事,奇哉!”)适见有人称,李鸿章曾拒绝登上埃菲尔铁塔(201617日人民网《李鸿章为何拒登埃菲尔铁塔?》)。上述记载可见,李鸿章其实是登上了埃菲尔铁塔的。

 

法国主人介绍,艾菲尔铁塔是1889年为巴黎世博会(清人时称“赛奇会”)所建(“一千八百八十九年,敝国庆贺改立民主百年大典,特设赛奇盛会,因造此楼”),并邀请李鸿章登临铁塔顶端,一览法都巴黎风光(外交部长又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堂能跻绝顶同赋壮游否?”)其时,塔内已装电梯,上下十分便利,但这项提议被李鸿章谢绝了(“中堂辞以适伤于风,未敢步孟嘉落帽之后尘也”)。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心里明白,即使登临埃菲尔铁塔的顶层,在这个法兰西共和国的至高点,也不可能看到自己苦苦裱糊的、已是风烛残年的大清王朝这座破茅屋的光明将来。(李鸿章:《历聘欧美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882年,P83

 

2016516日《大公报》

欢迎关注“安立志”(anlizhi2015)微信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