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外国人也不文明”

 

安立志

 

飞机在美国本土着陆后,西海岸的旅游行程主要在圣地亚哥和洛杉矶两地活动。到洛杉矶,参观好莱坞是必选项目。我们一行人观看了“水上世界”,“穿越”了电影特技,体验了变形金刚,最后去参观一个忘记了名字的4D影视节目。

 

美国西部五月末的天气很炎热。手持参观券,开始了漫长的排队过程。这座艺术馆门前有一片稀稀落落的小树林,管理方为了降低温度、湿润空气,专门在树上安装了喷雾装置。为维持秩序,还用绳子隔离出“回形针”式的排队路线。

 

参观的人们在小树林里逶迤行进,按照“回形针”排成曲曲折折的队伍。本团一位大妈级游客,似乎为了“缩短”排队距离,弯腰从绳子底下钻到前一行列。不巧的是,一名女性黑人工作人员连声“NONO”,予以制止。团友前后距离不远,可以清楚地听到那位大妈因越线未遂而嘟囔抱怨。

 

人们在“回形针”里向前蠕动,大都文明而耐心。不多时,一名国籍不名的白人姑娘,非常突兀地钻过绳子挤到前面。不过人家很幸运,未被工作人员发现。因为同一情节刚被制止了的大妈,看到后愤愤地说——“外国人也不文明啊”!

 

这些年来,国人初步温饱之后,开始重视旅游,举凡法国的卢浮宫、澳洲的歌剧院、南非的好望角、巴西的基督山,人声鼎沸之处,摩肩接踵之地,大多是东方面孔、中国同胞。出国旅游多了,自然也就多了关于国人旅游行为不文明的报道,比如排队夹塞、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乱刻乱画、恶语相向等等。我相信,这些不文明的旅游习惯,并非中国游客所独有,只是在国人身上体现的更为集中和经常而已。

 

从温饱到旅游,意味着恩格尔系数的提高,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始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进步,当然,这种提升与进步需要一个过程。只是如此之多的国人、如此规模地涌入异国,致使一些个案性的不文明行为,呈现集聚和放大效应,从而在世界面前展示的却是整体的“中国人”的举止粗鲁、欠缺公德的印象,这对绝大多数中国游客自然不公平。这一点,在发达国家产生的反差更大。这让我们这些经历过无数次政治教育,而且每次教育活动都提高了觉悟的国人感到难以适应,不好接受。

 

可以肯定地说,发达国家同样存在不文明。然而,从总体来说,就多数人而言,社会文明和国民素质的确体现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出过国的人们,对此感同身受。在旅游问题上,人们在意的是奇山秀水、文物古迹,不会像几十年前那样,十分幼稚地进行“姓社”还是“姓资”,“天堂”还是“地狱”的区分,或者专门扫描资本主义的阴暗面。

 

国门大开之后,出国成为常态,如果国人将“外国人也不文明”整天挂在嘴上,以此为自身的不文明进行解嘲、辩护与开脱,显然不是健康、成熟的国民心理。鲁迅先生早年分析国民性,曾经列举过国人面对外部世界的若干心态,其中之一就是:“外国也有叫化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328)这大概是“外国人也不文明”的最初版本。这种心理,被鲁迅先生称为“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而一些国人由于长期抱持这一心理,则被鲁迅先生批评为“不长进的民族”。

 

“外国人也不文明”,其实是一些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推理逻辑。“外国也有”的潜台词,首先是默认或者无法否认自身的缺陷与丑陋。只是辩解说,这些缺陷与丑陋,并非中国所独有。其中根本没有承认不足,见贤思齐的意思。“外国也有”的说法,意在拉个同道,从而证明中国的缺陷与丑陋“吾道不孤”,即使自身存有缺陷与丑陋,也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这种思维和逻辑,是被动的、防御的,只是这种防御过于笨拙,只会用他人的错误“中和”或“替换”自己的错误,却不知自己的错误是他人的错误“中和”不了也“替换”不了的。从鲁迅先生发表上述言论到现在已经过了97年,这种国民性几乎没有多少长进。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种思维和逻辑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有人一说中国曾经发生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马上就有人指出,乌克兰在苏联时期也曾饿死许多人;有人一说中国不民主,马上就有人强调,外国的黑人也曾长期没有投票权;有人一说中国存在人权问题,马上有人反唇相讥,美国也存在人权问题。试图通过强调他人的错误来证明自身错误的合理性、正当性与合法性,其实质是不愿正视自身的错误,当然,也就谈不到如何改进的问题。

 

2015101日香港《大公报》

话题:



0

推荐

安立志

安立志

37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