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从政也湿鞋

上梁山前的武松,以打虎景阳岗、斗杀西门庆、大闹十字坡、醉打蒋门神、大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而闻名,至于武松从政与否、从政如何,似乎只是笑谈,向来无人留意。不过,武松的确有过两段从政经历,只是由于前述情节的惊天动地、光彩照人,武松的从政往往被遮蔽。然而,考察武松这两段经历有其必要,这是了解武松其人甚至是了解梁山造反不可缺少的细节。
武松的光辉事迹,无非一个字——打,打虎或打人。景阳岗打虎...
过去看水浒,最过瘾的就是醉打蒋门神一节,电视编导似乎心同此理,无论山东版的《武松》,还是新旧版的《水浒传》,醉打蒋门神一集,都是浓墨重彩,高潮迭起,看后酣畅淋漓,痛快解气。
新版《水浒传》随意之处太多,看了几集看不下去,又找出原著翻读一过。今日读来,却感武松此举有许多可议之处,与所谓的抑强扶弱、仗义行侠,实在没有多少关系。要评价武松的行为是否英雄之举,需要搞清施恩与蒋忠(蒋门神)、施...
《水浒传》中描写了诸多义结金兰、情投意合的异姓朋友,比如鲁智深与林冲、武松与施恩、朱仝与雷横。我以为,最值得肯定的是鲁、林之友情,这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惩恶扬善、两肋插刀式的真正的朋友之道。武松之于施恩就差了层次,几乎可以视为拿人好处,替人消灾,是非不分,沆瀣一气的黑社会帮凶。请参看拙文《醉打蒋门神何来英雄?》
鲁、林友情的发展,主要是在二人失去官方身份,林冲运交华盖之后。武、施之...
——品赏几篇檄文
一
暇时翻阅一下古代的檄文,也饶有兴味。古代檄文的重要功能有“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文心雕龙》,齐鲁书社,1981年,页268)。这一功能往往应用于对敌斗争特别是军事讨伐或进攻之际。在檄文的写作上,刘勰强调,要“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同上)。为了强化这一作用,刘勰强调,“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同上书,页262)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