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等人劫持生辰纲案发,为逃避官方追捕,逃进了梁山泊芦苇荡。济州府缉捕何涛率兵深入险地,兵戈未动,先闻歌声:
打鱼一世蓼儿洼,
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
忠心报答赵官家!
(阮小五)
老爷生长石碣村,
禀性生来要杀人。
先斩何涛巡检首,
京师献与 赵王 君!
(阮小七)
这两首歌,无论是广义的“酷吏赃官都杀尽”,还是狭义的“先斩何涛巡检首”...
题图的黄泥岗,位于河南省南乐县城以北的五花营村西。据说就是当年晁盖等人劫持生辰纲的旧址。2014年春,笔者亲临考察,感到此地无论如何都不像当年那个强人出没的荒野之地
梁中书孝敬其岳父蔡太师的生日礼物——生辰纲——十万贯金珠宝贝,在黄泥岗被劫持。鉴于黄泥岗在济州府(今山东巨野)辖区,北京大名府向其发出协查通报,当朝太师蔡京也从东京下达了破案指令,并派专人驻点立等。案情重大,十万火急。
济州...
——马克思与近代中国之四
叶名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几乎是2.0版的林则徐,从担任的职务、履行的职责、任职的岗位、受到的贬斥,几乎完全一样。不同的是,林则徐在国内寿终正寝,叶名琛却在国外绝食而亡。至于他们二人的身后名,却有天壤之别。扣在叶名琛头上的恶谥,就是所谓“六不总督”。
“六不”是一句联语——“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句联语出自清末外交人士薛福成的手笔。18...
九九重陽日,雁陣渡沙丘。
東籬持酒菊下,寒雨幾時收。
寥廓田疇高步,遙望西山黛影,黃葉葦花稠。
忘歲不服老,談笑話春秋。
商林苑,秦別館,趙王樓,
尋來陶片碎瓦,不見舊兜鍪。
千載英名安在,金鼓胡笳遠去,興廢使人愁。
霜鬢思鄉客,曉夢到邢州。
注:沙丘,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城北之大平台村。据《史记》,历史上此地曾发生三起重大历史事件。商纣王在此大兴土木,营造苑台,设...
取经前的孙悟空,也算得上“仕途坎坷”了,到天宫那个“大机关”作官,真是步步维艰,先是封了个“未入流”的弼马温,后来虽然起造了“齐天大圣府”,设立了“安静”、“宁神”二司,但却有职无权,甚至连工资也不发给。至于以后他成了“斗战胜佛”,那是他戴罪立功,“落实政策”的结果。
要说这猴王也确实值得同情,本来百伶百俐,却对“仕途经济”一窍不通,说来真有点“听评书落泪——替古人担忧”了。猴王如此...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民歌是《水浒传》“吴用智取生辰纲”一节挑酒汉子白胜在黄泥岗演唱的原生态。
白胜这首民歌,不光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对立,早在我上小学的年代就收入语文课本里。正因这样的传统教育,白胜向来被认为是正宗的劳动人民。不用考察其家庭成份、社会关系,在以言定罪的年代,同样可以以言定阶级。
最...
《水浒传》里的诗词,在艺术水准上不如《红楼梦》,但有些歌谣却颇有韵味。所谓担酒歌,是指肩担酒桶,边走边唱的原生态歌曲。《水浒传》前15回有三首担酒歌,品读一下,倒也有些意思。
第一首出现在第三回。鲁智深出家到五台山,耐不住佛门的清规戒律,寂寞难奈,欲开酒戒,在半山亭上,碰到一个汉子挑着一担桶,唱上山来,歌词是: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起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马克思与近代中国之二
年轻时记忆力好,一些小学课文至今印象清晰,课本里的金田起义、洪秀全、李秀成,都与太平天国有关。投笔从戎后在松花江边二台子机场花了津贴费的六分之一(0.9元)买到一本《中国近代史》,书中对太平天国是这样评价的:“太平革命是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的战争,这个战争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号召。”(看来把口号与纲领等同...
——马克思与近代中国之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所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相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而言的,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由英国一国所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英法联合进行的,俄美则躲在幕后暗中支持;二是鸦片贸易并非此次战争的直接目的,其目的是利用1842年中美望厦条约的有关“缺口”要求修订条约,以扩大列强在华通商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一、...
安立志安立志,杂文时评作家,偏爱文史。在境内外发表杂文作品上千篇,国内获奖数十次。本人作品曾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广泛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百年百篇经典杂文》、《杂文三百篇》、《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近百种杂文集。曾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上海古籍出版社)、《崎岖中国(上、下)》(中国言实出版社)、《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多部。